新华社天津10月3日电 (记者 周润健)岁岁重阳,今又重阳

新华社天津10月3日电 (记者 周润健)岁岁重阳,今又重阳

新华社天津10月3日电 (记者 周润健)岁岁重阳,今又重阳。10月4日迎来一年一度的重阳节,与国庆假日演出“喜相逢”。重阳节又称重九节、茱萸节、菊花节、登高节,自从唐代被定为正式的民间节日以来,已成为中华民族尊老、敬老、助老传统的标志。自古以来,社会广泛构成登高远眺、秋游观景、佩插茱萸、饮菊花酒、吃重阳糕等风俗。每年的阴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,但其在公历中的日期却不固定。“1901年至2100年这200年的计算成果显现,重阳节对应的公历日期最早可落在10月1日(2033年),最晚可落在11月1日(1995年),因而,公历每年10月1日至11月1日中的任何一天都会成为重阳节。”我国地理学会会员、天津市地理学会理事赵之珩说。地理年历显现,21世纪这100年里,重阳、国庆“喜相逢”的状况共产生19次。其间,第一次产生在2003年,重阳节对应的公历日期是10月4日;最终一次产生在2098年,重阳节对应的公历日期是10月3日;本年重阳节对应的公历日期是10月4日,这样的年份共有3次,分别是2003年、2022年和2068年。值得一提的是,本年重阳节也是2015年至2032年这18年里对应公历日期最早的。之所以这么限制,是因为2014年和2033年重阳节对应的公历日期分别是10月2日和10月1日。重阳节适逢国庆长假,人们有满足的时刻回家看看。共聚晚餐、叙叙家常、一同漫步,都是爸爸妈妈期盼的礼物,也能够给每个家庭带来温暖。